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!

 试析《边城》在文化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(2)

边城 时间:2021-08-31 手机版

  我认为,沈从文将他对湘西社会的理想寄离于《边城》中,这个中篇小说描写了一种可以称为常态,的乡村平实生活、一段属于自由生命个体的情感经历;而仅存第一部的长踱小说《长柯》则以更为宏大的叙事来描述现实乡村生活中的战乱、攀政、反抗和在这种“变态”中的人性沦丧、作者通过对湘西儿女命运的关注,引导我们思考一个问题:乡村的现代化进程,究竟是解决危机、重塑人性进而引起民族复兴的万应药,还是可以消解民族文化的双刃剑,或者干脆就是一个即将导致人文梢神完全湮灭的陷阱。

  这样,沈从文批判的力度和意义.将得以凸现。

  《边城》:张扬,原蜻生命力的碑姐世界

  完成于1938年春的《边城》。是一部追述逝去岁月,写给‘“真知道当前农村是什么,想知道过去农村是什么的人看的作品。由这个特定的写作目的,可以看出作者意在为批判现实中的湘西提供一个参照系:充满人性美人情美的湘西。这样的文化氛围、可以在湘西苗族、土家族聚居地方找到历史上的形响和现实中的遗迹.如原始宗教的天人和谐观、较为自由的两性关系和淳扑的民风等。因此、作者在《边城》中展示的那种不悖人情的生活方式,必定和湘西长期以来的相对原始,封闭、独立的社会形态有关.而沈从文将这种人文景观视为理想中的社会存在,也必定是看过湘西乡村社会中热情‘张扬的原始生命力的律动并为之感动和震撼。

  主流视野之外的湘西小镇茶炯.是一个优美、健康、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情的人生形式的缩影、在那里,深深埋藏于原始文化积淀中的力量构成了本原的生命形态、本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。

  翠翠.如小兽般充满野性美的乡村少女,正是原始生命力中至善至美因紊的具体存在.作者写到“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,把皮肤变得黑黑的,触目为青山绿水,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。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.为人天真活泼.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。人又那么乖。如山头黄鹿一样,从不想到残忍事悄.从不发愁,从不动气 (转引自《从边城走向世界》第237页)正是这种美丽的存在来表现鲜活张扬的。发自人物内心的生命力翠翠美丽、天真、淳朴而又真挚、大胆、热烈地享受着自由生命释放出来的巨大活力,以至于世俗昨价值取向只能黯然失色。在作者的人文视角下,她正是原生态文明生命之美的代表。


本文来源http://www.010zaixian.com/wenxue/biancheng/303719.htm
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给我们来信(zaixianzuowenhezi@gmail.com)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,谢谢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