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!

汪曾祺的散文化特征(8)

汪曾祺 时间:2021-08-31 手机版

  汪曾祺散文化的小说,毕竟不同于散文。散文写风俗,风俗是主体,而汪曾祺小说写风俗,风俗则是气氛与背景,是人物生存的环境。敢于把小说当作散文来写,一方面是因为汪曾祺学养丰富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对自己故乡的风俗人情和掌故传说更是如数家珍,有一种博识的杂家的风范,而又把风俗叙述得似小说般引人入胜,小说结构如暗流,不见而自在。另一方面,则是因为他生性淡泊,崇尚自然,讲究情趣,讨厌做作,反对小说人为的戏剧化,过于巧合的故事化。因此,他的小说散文化,也可以说是生活化,是高度提炼的生活化。

  第四,就像生活表面上是杂乱无章的,其实却内藏着秩序,汪曾祺的小说也同样如此,呈现一种苦心经营的“随便”。汪曾祺结构小说的方式就如同一段生活流,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,繁杂无矩,却潜藏着一种内在的秩序,所有穿插进来的叙述都暗含着这种内在秩序,一切是那么自然、仿佛水的流动,不拘一格,浑然天成,“卒章显其志”,读完了才恍然有所悟,如果去掉这些枝叉、细节,他的小说就什么也没有了。在汪曾祺这些散文化的生活流小说中,他特别关注市井风俗,他的小说背景大多是江苏高邮一带的民情风俗。因此,有人把他归于“乡土小说”或“风俗小说”中,对此他好像不以为然,以为他们对“乡土小说”的看法本身是一种误解。

  汪曾祺的小说是“回忆”、“近似随笔”,浸透散文的气息 。他的小说结构松散,舒放自由,拉拉杂杂随意写,有一种“漫不经心的随意”,许多生活场景与细节,还有经验、掌故、风俗、地理风貌等,给人的感觉好象是想到哪儿写到哪,主次不明,弱化小说的故事性。读《大淖记事》,这种感觉最明显。全文用“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”分成六个部分,写到第四部分才开始引出故事(黄海蛟的不幸及其家人的状况),前三部分,几乎占去小说的一半,是写大淖的地理环境、民风民情、锡匠的生活、挑夫的生活及妇女们“豪放粗俗”的特征。但是,他的小说却能艺术化地处理各种插入成分,用顺其自然的随笔文体将这些插入成分有机地完成了叙事功能,从而赋予作品一种自然恬淡的境界,营造了一个洋溢着浓郁地域风情的艺术世界,疏朗质朴、清雅温馨,给人一种博识的杂家风范。在讲述主要人物的故事时,也不时插入闲笔来淡化故事性。最典型的莫过于第六节故事发展到高潮,写到“巧云把一碗尿碱汤灌进了十一子的喉咙”时,汪曾祺接着那句描写:“不知道为什么,她自己也尝了一口”。这一句不写似乎也无伤乎小说与人物,但加了这句“闲笔”,对人物形象的更加丰满深刻,是否有画龙点睛的作用?这句描写汪曾祺称之为“神来之笔”,因为巧云“不知道为什么”尝了一口,汪曾祺也不知道为什么写了这一笔。只是出于感情的需要,他就迫切地要写出这一句,并且写的时候流了泪。正是这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客观描述,其中却充满巧云的感情,也充满作家对人物的感情。由此可见“闲笔”不闲。


本文来源http://www.010zaixian.com/wenxue/wangzengqi/233016.htm
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给我们来信(zaixianzuowenhezi@gmail.com)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,谢谢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