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!

学习科学与儿童情境学习快乐、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(2)

教学设计 时间:2021-08-31 手机版

(一)利用经验设计情境

  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。学习科学特别指出,儿童自己已有的知识形成的经验,对他们学习新知识具有支持性。因此设计的情境首先要有意识地与儿童经验相联,通过情境达到整合知识的目的,使知识镶嵌在生动的情境之中。这样,儿童获得的知识是有背景的、相互联系的,是可以体验、可以感悟、可以周转应用的;而不是僵化的、黯淡的、只会背不会用的惰性知识。

  例如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的唐诗《春晓》,虽然只有四行,结构上运用了倒叙的手法,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,显然是有难度的,需精心设计。

  我让全体学生担当“诗人”,按照儿童生活经验中的时间顺序,体验诗人写诗前所经历的情境。再通过导语设计,一步步把学生带入情境——“夜深了,‘诗人’读书睡着了。”“半夜里,诗人被风雨声惊醒了。”“听着,听着,你又睡着了。”这样利用儿童生活经验,担当角色,为诗歌内容结构的理解作了必要的铺垫。(播放鸟鸣录音)“清晨,你听到一阵阵鸟鸣声,你便吟起诗来,你先吟了哪两句?”“诗人你忽然想起昨天半夜里风吹雨打的情景,你又吟了哪两句呀!”“小诗人”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争先吟起诗来,仿佛诗句真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。热烈的情绪便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,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情不自禁进入了角色,很快就学懂了全诗,而且特别快活。儿童学习不仅要快乐,还要高效,涵蕴着的知识不仅学得活,还学得扎实。

  于是,乘着学生的兴致,进一步设计落实诗中关键字眼的语意,“眠”、“晓”、“闻”,并从语意让学生记住它们的偏旁。

  这样,利用儿童经验创设情境,在语境中学词,诗中的字眼可以顺其自然地得到整合,儿童获取的知识便是相互联系的,与自己贮存的信息相融合。情境中呈现的背景、事件,都给儿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,而整合的知识往往具备了较强解决问题的功能和迁移能力。音、体、美学科的情境学习同样要求把知识、技能的训练镶嵌在情境中,且从中萌生出许多学习的乐趣。


本文来源http://www.010zaixian.com/yuwen/jiaoxuesheji/633721.htm
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,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。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给我们来信(zaixianzuowenhezi@gmail.com)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,谢谢.